计算机配色的原理是什么?计算机配色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传统的配色主要靠配色人员的经验和目视判断,即采用原始尝试和辨差法,严重的制约了配色工业的发展。随着配色理论及配色仪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配色行业开始使用计算机配色。那么,计算机配色的原理是什么?计算机配色有什么特点?本文为大家做了介绍,对计算机配色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计算机配色

计算机配色的原理:

计算机自动配色主要包括以下3个要素:即得到初始配方公式、预测任何色料混合物颜色的光学模型、调整配方使之接近目标颜色的算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色料混合模型。计算机颜色匹配的理论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是Kubelka-Munk理论。

现代计算机配色通常由分光光度计和配有专用程序的电脑组成,分光光度计测取颜色样品、着色基质和染料等色彩的原始数据后,再经计算机运算处理给出配色方案,当复制色和目标色之间由于原料性质和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颜色差异时,由电脑配色系统对所用配方进行修正,将色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计算机配色的组成:

计算机配色系统主要包括模拟匹配预测计算机系统、数字计算机匹配预测系统和现代电脑测色配色系统。

现代计算机配色系统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分光光度计的性能、计算机的容量、配色程序的安排和外围设备的配量及整套系统的价格。目前市场上电脑配色系统的厂家大致有三类:提供整个配色系统的硬件(分光光度计.计算机)和软件(配色程序);只提供测色系统及配色程序:仅提供配色程序。目前使用的几种主要配色系统有:瑞士CMC-2000测色配色系统、Match-Mate电脑配色系统、DC电脑配色系统、MM系列电脑配色系统及三恩时PeColor配色系统等。


计算机配色的步骤:

计算机配色是集测量仪器、计算机、配色软件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的自动配色设施,电脑配色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匹配色样用颜色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再根据颜色理论确定得到色样颜色所需的各基础色样的比例。即通过配色测量仪器测量出待匹配色样的反射率光谱数据(或者待匹配色样的色度值),将其输入计算机中,并利用存储在计算机内的色样颜色数据库和相关配色软件,对待匹配颜料色样的相关颜色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机软件经过计算、迭代修正、调配专色,筛选并输出符合标准色样要求的色漆配方,计算机自动配色得以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建立配色数据库。将不同浓度配比的基础色料的反射率或L、a、b色度值输入专色色漆配色系统,建立配色数据库。配色数据库是计算机配色系统的核心,所有配色计算所用到的数据都来源于这个数据库,因此数据库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色料配色的精度。在实际建立配色数据库时,应根据不同的专色色料、不同色料使用环境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库,配色时,若配色材料发生变化,数据库就要进行相应的更新,为了保证配色的精度,配色数据库最好要定期进行更新。

第2步,将指定的标样色相关数据输入配色系统建立标样的标准值。标样色一般是由客户或厂家提供,它可以是实际色样,可以是色样三刺激值X、Y、Z,也可以是色样的分光光谱曲线,其中,我们最为常见的是实际色样。

第3步,运行配色软件,根据颜色色差△E,配色成本、色料特性、光谱曲线吻合指数等限定条件,配色系统将给出多种可选的配色方案。

第4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的配色配方打样。

第5步,用测色仪器测量出打样颜色的色度值,输入配色系统与标样色的标准值进行分析、比较,并计算出两者的色差值△E。

第6步,根据色差值△E对初始配方迭代修正,若不能获得满意的色漆配方,重复步骤④、⑤,直到得到最为满意的色料配方为止。

第7步,为保证不同批次间色漆色相的稳定,将得到的色料配方存档保存,色样配方的档案中应包括基础色料名称,色料配方比例、打样厚度和打样时间等信息。


计算机配色的特点:

1.可以缩短配色时间,降低成本,提高配色效率。

2.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修正配方。

3.将以往所有配过的颜色存入数据库,需要时可立即调出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4.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5.修色配方及色差的计算均由计算机数字显示或打印输出,最后的配色结果也以数字形式存入数据库中,便于实现配色的数据化和标准化。

6.可以连接其他功能系统。

推荐

联系我们

400-666-2522

  • 客服一
  • 客服二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