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怎么调色?印刷油墨调色的几种方法
印刷油墨调色是印刷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调色的准确性是保证印刷外观质量的前提。想要保证油墨调色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掌握相应的调色方法。那么印刷油墨怎么调色?本文对印刷油墨调色的几种方法做了介绍。
印刷油墨怎么调色?
油墨的调色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使之适应印刷需要的全部过程。油墨的调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油墨印刷适性的调节,包括油墨的黏度、黏着性、流动性、干燥性等;另一方面指油墨的颜色调配。下文主要介绍油墨的颜色调配:
1.深色油墨的调配
深色油墨的调配相对简单,首先在色谱中找到该专色墨的色彩搭配情况,也许在同一本色谱中,专色墨的网点搭配有多种方案,我们应遵循以尽量少的油墨色数来搭配的原则,以减小因色数多而带来的配色误差、方便配色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经查对色谱,发现某专色墨的网点配比情况是100%黄和100%青。很显然,此种专色的调配是典型的网点叠合呈色,只需要将黄墨和青墨按1:1的比例配成所需要的量即可。配成以后,通过检查,再适量调节颜色属性,则绿色专色油墨很快可以按质,按量配好。
2.浅色油墨的调配
上例中的专绿的调配情况较少,较多的情况是一些复合色。其饱和度不大,明度较高,比较符合日常人们的审美情趣,而这种油墨的调配却比较复杂。在色谱中,这些颜色往往由两色以上的油墨共同组成,在网点的呈色上既有网点的叠合呈色,又有网点的并列呈色。例如,调配某淡绿专色墨100克左右。经对比色谱,发现其组成为黄60%,青30%。很多新手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只需用33克的青和67克的黄即可,配完后却发现,色相与专色差不多,而明度和饱和度却相去甚远。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油墨在纸张上的呈色情况了。
在利用配墨方程进行调配后。考虑到实际油墨的各色比重的差异及其他因素,还需要进行微量的颜色属性的调节,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调节。色相调节对于颜色的色相差异,可以考虑加入少量异色油墨进行调节。明度调节,对于明度的调节,可以考虑加入适量的白墨或黑墨。加入白墨,明度提高,但同时会使饱和度降低:加入黑墨,明度会降低,同时饱和度也会降低;饱和度调节要提高饱和度,则需加入原色油墨同时要考虑明度的变化,要降低饱和度,则要考虑添加适量的白或黑墨,同时还需考虑到明度的变化。
印刷油墨调色的几种方法:
1.仪器调色法
仪器配色过程中,各步骤都可用一定的仪器作为测量工具,使配色工作在相对正确的范围内进行,其过程一般为辨色、配料、调合、刮墨、比较、评定等,
首先,使用分光光度计、色差计以及色彩分析仪等仪器,对待测专色进行分析比较,测得其颜色参数,颜色参数可用X、Y、Z或L*a*b*表示。然后根据色彩的各项特征,初步确定各原色及辅助材料的成分比。再用搅拌机械将各原色墨及辅料混合均匀。评定时,将专色与所调配好的专色油墨的颜色分别进行定量的测试,计算色差或其他指标。再进行进一步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2.电脑调色法
随着计算机和测色仪器的发展,配色软件也在逐步完善。电脑配色法的配色目的,就是使待配的专色与所配的颜色的三刺激值相等。而三刺激值又可与各原色墨的浓度建立数学关系。依据这样的原理,经过多次计算后,可获得符合要求的原色墨的配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油墨数据库
油墨数据库的建立是将油墨的具体色彩特性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借助配色软件,通过采集不同试样的色彩及各组份的添加量进行计算,建立相关的数据库。通常会使用高精度的分光测色仪测定油墨的颜色参数。这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步骤,需要配色员耐心、仔细的核对数据,保证基础数据库的准确性。
步骤二:样品颜色采集
通过分光测色仪测量样本的颜色数据传至配色系统,软件会记录样本色的反射光谱数据并转换成Lab值显示出来。配色系统会根据标样的数据,从基础数据库中进行合理匹配,迅速生成专色配方。
步骤三:油墨打样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的油墨配方使用印刷适性仪打样,均匀展色后得到油漆样条。操作方法和参数标准同建立基础油漆数据库,打出多个色样条备用。
步骤四:配方计算
通过分光测色仪准确的测定试样与客样之间的颜色差异,并计算出两者的色差值,根据事先设定的色差范围,分析试样配方的可行性,若配方色与标样的色差太大,就需要进行配方修正。
步骤五:配方修正
如果配方色与标样的色差太大,不在要求范围之内,可以在软件菜单下选择“修正配方”,软件会给出新的解决方案。按修正配方比例,将人工调色、打色样、色样测量等工作重复一遍,直到色差值在要求范围内,配方合格。